螺杆空压机的冷却系统常见故障有哪些?
螺杆空压机的冷却系统承担着降低压缩空气温度和润滑油温度的关键作用,其故障会直接导致设备过热停机或效率下降。以下是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结合螺杆机结构特点展开说明:
故障现象:压力表显示水压过低(通常低于 0.1MPa),水流开关报警。
常见原因:
水泵故障(叶轮磨损、电机过载)。
进水阀门未全开或管路堵塞(如泥沙、水垢沉积)。
冷却塔水位不足或循环水管路泄漏。
解决办法:
检修水泵,更换磨损部件;检查电机接线及过载保护。
全开进水阀,用高压水冲洗管路,必要时拆解清理。
补充冷却塔水位,用肥皂水检测管路接口并修复泄漏点。
2. 冷却水温度过高
故障现象:进水温度超过 32℃(标准工况),冷却后水温下降不明显。
常见原因:
冷却塔散热效果差(风机故障、填料结垢、布水器堵塞)。
环境温度过高或冷却塔通风不良。
水冷器换热效率下降(结垢、内部通道堵塞)。
解决办法:
更换冷却塔风机电机,清洗填料和布水器,疏通堵塞孔。
加装遮阳棚或强制通风装置,确保冷却塔周围空气流通。
用柠檬酸溶液清洗水冷器(列管式结构易结垢),必要时拆解管束除垢。
3. 冷却器泄漏(水混入油或气路)
故障现象:润滑油乳化(油中带水),压缩空气含水量异常升高。
常见原因:
冷却器管束腐蚀穿孔(水质差导致电化学腐蚀)。
设备振动导致管束与管板连接处开裂。
冬季停机时未排尽冷却水,冻裂管束。
解决办法:
对冷却器进行水压测试(0.6-0.8MPa),查找泄漏点后补焊或更换管束。
安装水质软化器,定期检测 pH 值及硬度,避免腐蚀。
停机时打开排水阀排尽余水,低温环境下添加防冻液。
(二)风冷系统常见故障
1. 散热风扇效率低下
故障现象:风扇转速慢、异响或不运转,散热片温度过高。
常见原因:
风扇电机烧毁、电容失效或皮带打滑(皮带传动型)。
风扇叶片变形、积尘严重,导致风量不足。
温控开关失效,无法根据温度启动风扇。
解决办法:
更换电机或电容,调整皮带张紧度(皮带传动机型)。
清理叶片积尘,修复或更换变形叶片。
用万用表检测温控开关通断信号,失效时及时更换。
2. 散热器(油冷器 / 后冷器)堵塞
故障现象:散热器表面温度不均,进出口温差小于 10℃(正常约 15-20℃)。
常见原因:
环境粉尘、油污附着在散热片间,形成隔热层。
润滑油碳化颗粒堵塞油冷器内部通道。
后冷器冷凝水未及时排放,导致空气流通受阻。
解决办法:
用压缩空气(≤0.6MPa)从反方向吹扫散热片,顽固油污可用中性清洁剂清洗。
拆解油冷器,用煤油浸泡清洗内部管路,必要时更换油滤避免杂质堆积。
在后冷器底部加装自动排水阀,定期排放冷凝水。
(三)油冷却系统故障(螺杆机特有)
1. 油冷器换热效率下降
故障现象:润滑油温度持续升高,超过 70℃(正常约 50-65℃)。
常见原因:
油冷器水路或油路结垢(水冷型),或散热片积尘(风冷型)。
油冷器与水冷器串联时,水路故障导致油冷器同步失效。
温控阀卡死在旁通位置,润滑油未经冷却直接进入主机。
解决办法:
水冷型:清洗水路(柠檬酸溶液)和油路(专用油垢清洗剂);风冷型:清理散热片。
检查温控阀阀芯是否卡滞,拆解后用砂纸打磨锈迹,必要时更换密封件。
2. 润滑油乳化(冷却系统关联故障)
故障现象:油位视镜中润滑油呈乳白色,黏度降低。
核心原因:
水冷器泄漏导致冷却水混入润滑油(最常见)。
空压机长期低负荷运行,润滑油中冷凝水无法蒸发。
解决办法:
按 “冷却器泄漏” 处理流程排查并修复,彻底更换润滑油及油滤。
避免设备长期低于 30% 负荷运行,或加装油加热装置蒸发水分。
二、冷却系统故障的预防措施
定期保养维护
水冷系统:每季度检测水质,每年化学清洗冷却器;每月检查水泵及冷却塔运行状态。
风冷系统:每月吹扫散热器,每半年清洗风扇叶片,每年检测电机绝缘电阻。
优化运行环境
水冷型:确保冷却塔远离热源,安装水质软化装置(硬度≤50mg/L)。
风冷型:机房加装防尘网,保持通风量≥设备散热需求(通常按 3-5 次 / 小时换气设计)。
加装监测装置
安装水流开关、水温传感器及压差表,实时监控冷却系统参数,异常时自动报警。
三、故障排查逻辑与注意事项
先区分水冷 / 风冷类型:根据设备结构优先检查对应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的流通状态。
关注联动部件:螺杆机冷却系统常与油路、温控阀联动,需同步检查油滤、油泵是否堵塞。
安全操作提示:清洗冷却器或拆解管路前,务必切断电源并释放系统压力,避免高温介质烫伤。
通过针对性解决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可有效保障螺杆空压机的稳定运行,降低因过热导致的主机磨损风险。